迟棠

江月见重山

《大明王朝1566》——一死知何地,此生休问天


第一次看大明王朝1566的时候,刚上大学,其实不喜欢海瑞,觉得他太自以为是,不居庙堂之高,不知道朝廷的复杂。这回重看,发现当初幼稚,海瑞一开始就看透了整个朝廷,还有被私欲,恐惧拉入这场游戏的各个高官。在晦昧的朝堂上在苦一苦百姓的共识里,海瑞清醒且孤独。

看完之后我对朋友感叹,看人间正道是有千言万言说不尽,看大明却觉得说什么都多余,太多东西可以说,反倒无从下手起来。

现在一部剧服化道稍微精良一点,就吹自己是历史正剧。但对这个词我一直都很费解,到底什么算历史正剧呢?直到有天看到一篇文章里写:

「没有人能要求一部历史剧巨细无遗地还原历史。再好的历史剧也会有加工和臆测,也会有对历史材料的再处理。毕竟,除了历史,它还是剧。剧也有剧的要求、剧的结构、剧的章法和流程。

但历史终归有历史的格局、历史的段位、历史的欲望和秩序、历史的法则和意义,以及最重要的,历史的逻辑、历史的思维方式。

这些,对于一部历史“剧”来说,甚至比“历史的真相”更加关键。」

豁然开朗,一部好的历史剧,古装是外观、是包裹,历史才是内核、是魂魄。

大明王朝无疑是做到了最佳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改稻为桑这件事虽不曾真实存在(小事不拘),但整部剧的格局逻辑、思维方式都是历史的(大事不虚)。整部剧以历史的运行规则为基座,再对内容进行拔高、艺术化、概念化,所以这部剧比历史带劲。

经年累月的剧本质量降级,也相应会造成观众思考能力下降,而好剧本能让观众重新思考。能雅俗共赏的剧自然最好,有时候也需要一点阳春白雪,忘了补哪篇采访里说,这部剧经得起时间考验,十年后再看会有很多人喜欢。诚然如此,大明王朝的解说视频养活了多少up主(笑)。

大明王朝1566别名是嘉靖与海瑞,二人中嘉靖是出题者主导者,海瑞是破局者推动者。但实际上还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官场群像,剧组和演员是相互成就的。尤其想说大明里大家的发量好真实哦,一点也不像现在那些古装剧油光水滑,一个个都干枯稀疏亮大脑门(……),一开始不习惯,看久了就觉得真真实,脱发星人代入感极强(不是)。

嘉靖这个皇帝很有意思,帝王心术登峰造极,对臣子,对儿子,对内侍皆然,二十年不上朝一心玄修,靠玩弄人心就能把持朝政,完完全全处于权力巅峰。但你依然能感觉到这个皇帝是痛苦的,嘉靖的痛苦大概是他太聪明了,看谁都是傻×,心里想的是“我活在这个世上,我比你们超前,我想的问题比你们也远得多,你们就是在那儿瞎折腾。”嘉靖眼中只有自己,他才是真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张黎说他喜欢拍末世,国将不国,忠臣奸佞,都得想怎么活,这种情境下做实事儿的人才是真能人。

剧里真心做实事的首推胡宗宪,如果拿人正里的角色类比,我会觉得他做事的思维有点像老董,都是秉持实用主义的人。他是个技术型官僚,比起上面坐而论道者,他讲实操。他做事的理念,让我想起冯道,手段不重要,出身不重要,门户不重要,想要保住黎庶的心最重要。但有什么用,不想陷入党争却还是成为党争的棋子,他想要兼顾的太多了,所以只能做摇摇欲坠王朝的裱糊匠。胡宗宪倒是对自己的结局有预计,所以才求“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吧。

严嵩,大奸似忠,外似朴野,中藏巧诈。坏事做到了极致,反倒是能自圆其说起来,胡宗宪几处体谅和感动,局外人看来尤其可悯。教育儿子写信给胡宗宪认错,寄言倭寇不能不剿不可全剿,撕碎了伪装,深沉奸诈扑面而来。

严世蕃相比起父亲差了不止一个段位,毁堤淹田的举措全无政治头脑,更无大局意识,只把心狠手辣发挥到了极致,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怎么一边办事一边捞钱上了。但他真心觉得自己是大明的栋梁,和张居正的那一场对峙,不明内情的人看来,端的是正气凌然痛心疾首,演的真好。

何茂才郑泌昌被戏称作浙江官场上的没头脑和不高兴hh,据说当年拍的时候两位演员老师因为对手戏多,为了磨戏主动要求住一间房,如此用心何愁不出好戏。

海瑞几乎是道德上的完人,坚定的意志、崇高的精神以及永不动摇的以民为本的信念。海瑞到淳安,束手束脚处处掣肘,但他就是有一股把天都给你捅穿的本事和气势。最后能事成,一方面是海瑞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是多亏胡和高的兵马支持(枪杆子里…嗯…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才是海刚峰最大的力量。

很喜欢剧里对各个人物多面性格的处理方式。不管正派反派,都不是脸谱化的模糊一团:嘉靖唯我独尊仙气飘飘,却对吕芳和黄锦颇多回护,在黄锦面前的小孩脾气,信奉二龙不相见对孙子却很慈爱,都让他身上多了几分人味;严世蕃嚣张跋扈,但在家里为父亲整理书架,严嵩一片舐犊之情便是最普遍的父与子;杨金水装疯求活,却还是先给芸娘留了归宿;海瑞也不是一个死板的高大全人物,出差归家会携一枝花给女儿,故意张开衣袖让妻子摸索,笑着看她摸出鸡蛋的欣喜……

每个人物或多或少都有点状可爱呈现,唯一例外是赵贞吉,此人竟毫无可爱之处。他算不上小人,精致利己而已,却比纯粹的小人还令人不喜,毕竟真小人还有真性情呢。但这个角色塑造的好,扛着大义利己求名之人,何其多也。

剧里的女性角色,都是那种开上帝视角瞎说大实话的人,裕王妃是,海母是,芸娘也是。尤其裕王妃这个角色很有趣,总是说出一些超越于时局的判断——驳斥张居正“让浙江乱起来”的想法,质问他想给继任者留下一个怎样的江山。

其实这就是创作者开“金手指”的角色,只不过借她们的口,说出创作者想说的话来。整个封建社会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形式意义上的“天下共主”,而地主阶级才是操控国家无形的手。

大明王朝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每个人物都独立存在,独立存在的人物就会有自己的视角思维,也会有各种认知局限。剧里的矛盾冲突剧情高潮,仿佛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人物活生生经历出来的。文学里的浑然天成不着匠气就是这个意思。

刘和平的剧本写的比江奇涛细致很多,读来画面感特别强,他的场景细节描写非常到位,人物动作也写的仔细,江奇涛更大开大合,气势更足。其实相比起来,反倒是大明更适合搬上舞台演话剧,我是不喜欢听书的,但是听刘和平的剧本,特别像在看一出出折子戏。拍成剧,人正有留白剧情上的补充,大明反倒是很多场外描述拍不出来需要删减,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镜头语言来表达。吕芳赐杨金水喝的那碗茶,不看剧本,是真想不到背后有那么多门道,演员的表演其实把意思都表达到位了,能体会到从紧绷再到听见让他喝了这碗茶的放松,吕方对杨金水的疼爱对应了最后他们的结局。对于观众来说能体会到就体会到,体会不到忽略了,就错过了很多信息,少了这些信息就只能从表面看,偏偏大明想讲的东西需要用心看,当然因为信息量很足,只看表面也有足够多东西揣摩。


我在看剧的时候,我妈有时也在旁边跟着看一点,剧集过半她突然问我,怎么这么久了还在改稻为桑这个案子里,让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大明拍的幽微精妙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其实整个主线就是在讲海瑞一路北上反腐的故事,到最后发现整个大明“虽有官而如盗,虽有君而无父”,嘉靖才是腐败的根源,而整个过程明明白白告诉你任何反腐都是权力的倾轧、特权的较量。

一开始其实没明白为什么花很多篇幅去刻画海瑞的家庭生活,看起来和剧情发展也没什么关联。海母大事明理,家事却察觉不到过分(剧里比书里多了人味,书里才是真的秉性古怪不近人情),海瑞一味孝顺,侍奉母亲重担却几乎都压在妻子身上,当然也是时代观念不同,通篇看过去是封建礼教吃人。

直到吕芳徐阶都评胡宗宪是小媳妇,才突然反应过来,海瑞的家庭关系对应的其实是嘉靖管束下的朝堂和天下,嘉靖一如海母严苛,事事管教苛责,全要顺自己心意。海母和嘉靖在管束和性格强势方面何其相似,只是海母这样严苛的封建礼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海母是对自己也严苛的同时也对家人严苛;但嘉靖自私自利的作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封建皇帝所为,他是自己突破了礼法的约束,却要求别人遵守。

海母与嘉靖的映衬正是这种角色对比的映衬和施压氛围的映衬,海母让海瑞背的《谏诤章第十五》也铺垫了后来海瑞和嘉靖在诏狱那一场中门对狙。

嘉靖之所以愤怒完全是因为海瑞的奏折中对他的批判全部都是真实的,他完全知道在自己的统治下大明变成了什么样子,不是没有人上过类似的奏折给嘉靖,但只有海瑞彻底让嘉靖赤裸裸的展现给天下人看,甚至让嘉靖都不敢相信这只是在批判他,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上位铺好台阶。45年的天子,20多年的沉沦,让嘉靖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改正,明朝有那么多机会可以重新崛起,可惜有的皇帝不愿意拿,有的想拿拿不了。

大明王朝的光影运用非常有艺术感,最后在大殿召见海瑞,嘉靖、裕王、世子三代帝王以“山”字摆开,隐喻帝王江山。他们沐浴在顶光里,如神祇般遥远庄严,海瑞则是背光而跪,一明一暗,勾勒出封建王朝的绝对威权。

但属于嘉靖帝的光,已然黯淡下去。江山残败,国运日衰,即便曾有志向,心力也已不足。而后登上历史舞台的两位后代,却如无数庸君一般,神圣而面目模糊。

海瑞说贤君不死,在史册里,在人心里。他却只能看着王朝从自己走向覆灭。

每个人都说海瑞太独,不懂人情世故。海瑞其实不是不懂人情,反而是看破世故以后一种纯粹的自我贯彻。海瑞出山,一往无前不回头,镜头闪过,他要对抗的从不是严党,是那重重宫墙啊。

嘉靖斥责海瑞无父无君,弃国弃家,这话说的感伤,想想也有些道理,当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哪有那么简单,天底下最大的欲,就是理想。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哪怕他一事无成,也总是令人肃然起敬。

一开始觉得海瑞和瞿恩很像,以身证道,自我贯彻。海瑞是背叛了所处阶级利益的个人,在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持海瑞做出那些举动时,一开始觉得是信仰,到后来又觉得海瑞其实也是在“探寻”。由此感知他俩其实不一样,反倒是海瑞和杨立仁身上都有一种“执”,这种执的感觉是相似的。

《大明王朝1566》既推崇了道德,也描写了道德的困境与失败。海瑞能指出问题的根源,却不具备解答问题的能力。这其中有强烈的悲剧意味,嘉靖与海瑞,一个困在最高权力境界的孤独里,一个困在最高道德境界的孤独里,两人相生相克,共同道出古老帝国君臣共治的本来面目,也道出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斗争与道德终极关怀约束之间亘古以来的矛盾。

海瑞要对抗的是一整个封建王朝的体制,众人都说胡宗宪老成谋国,而海瑞不顾大局。海瑞为什么“不顾大局”?因为大局不容他。个人的命运放在宏大壮阔的历史中,仿佛不值一提,但当它在光影之中显现,却无比的触动人心。

一死知何地,此生休问天。

朋友问我,为什么会觉得海瑞帅?毕竟刚开始看的时候就妆造问题和朋友吐槽过无数次海瑞 “干巴黑瘦”,但越往后看忍不住会被海瑞打动。

在剧中,海瑞的整个人格呈现,是帅的,和外表无关了已经。张黎评价黄志忠通过冷、饿、疲劳,使他的人物有一种我们称作金光四射的感觉。

演员的眼神非常传神,你看着他的眼睛,会觉得这就是海瑞该有的眼睛,而不是黄志忠的眼睛。海瑞的目光担得起“如炬”一词,可以在这双眼睛里看见慈悲,看见不平,看见怒火,看见涤清天下的坚定。但这种眼神又不是时时刻刻都显露的,只在该出现时出现,那一瞬间是真的会被震住。(朋友:是被饿的眼发精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特别是前面几集压到一个度了,到海瑞出场,观众那口气突然被顶出来。终于不那么压抑不那么闷在那个制度下无法喘气,海瑞是那个出口。可能前几集我为了看明白一点反复拉了进度条,又看了原著,所以被剧情压抑的太狠,海瑞出场的时候,真感觉像一把利剑。

海瑞是时代之理想,其所愿是理想之时代。

然而千百年历史,从来只有背叛阶级利益之个人,无背叛阶级利益之阶级。所谓的道德始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

贪官如何,清官又如何?所谓清流,说到底,也是特权阶级。严党说“老百姓不体谅朝廷的难处”,清流说“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从阶级立场来看,不管是清流还是严党,没有一个好东西。海瑞看的透,所以对王用汲说要他命的人不是严党是赵贞吉,至于浙江百姓的命只不过是严党清流政治博弈天平上的砝码。

有时从现今种种比照着剧里来看,真的会感叹历史从来都没有变过,官僚主义便是特权阶级的产物,与广大人民群众是天然的对立面。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剧组都是用了心动了脑的。导演和演员都说整个大明剧组非常静,大家很松散,但是该背词背词该锻炼锻炼,劲都使在暗处。

黄志忠为了演好海瑞,12天疯狂瘦了19斤,从这点来说小黄老师真的牛,饿成那样,还有那么长的气息,他那些台词,正常人用他的声量,一口气说不下来,他能把控的那么到位,而且一点不喘。包括陈宝国,张志坚,王劲松等等他们也有大量这种台词。好的台词,首要是口齿清晰,其次是情绪表达,再高的要求才是话里抑扬顿挫断句重音的处理。很多时候说演员的台词形体,其实是靠锻炼所得来的体能。有一些大开大合的戏,不仅是要音乐和剪辑呈现,要靠的应该是演员。强烈的情绪冲突,强烈的情感外放,情绪极其激动下还能平稳气息的说完话,才是一个好演员的标准。

也明白为什么参与的演员对大明剧组推崇备至念念不忘。连灯光师都能记得台词,每个演员都在暗里努力,这种“攀比、较劲”,催生好的理念,好的意识,好的审美,好的演员。甚至,是一种好的羞耻心。而现在土壤不一样了,结出的果实当然也很难甘甜如旧。在高山上站过,才知道什么是高级的,什么是好的,我们的怀念不在于回不去了,而在于无法复制了。

刘和平鸽了大明王朝1587,按他的说法是觉得没有意义了,他对第二部的主角人物无法再产生认同。1566以一场雪始一场雪终,海瑞在漫天风雪中仰头,不管这雪再大再冷,始终是含着希望的。然而瑞雪迎春终是虚幻,历史循环往复的轮回里张居正跳不出来,海瑞也跳不出来,大明不可避免的衰败。如果真的有第二部,1587年的那场雪,该有多冷啊。

大明王朝1566也已经15年了,不知何时会再有如此厚重、通透、精微、十分中国的剧,想说太难,但还是存个冀望吧。


评论 ( 19 )
热度 ( 128 )
  1. 共1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迟棠 | Powered by LOFTER